现行薪酬数据覆盖仅1/3人群 人保部推动全民调查 e>pVD~L
Xmw"LohC
2009年04月15日00:45 21世纪经济报道 申剑丽 OLcyuae\
7Y_a6>}N
去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 k]hQ=cQ
r{8D-
统计局解释平均工资数据为何高于职工所得现金 6x5&G
*f;xj<7#~u
理顺收入分配关系,工资成为很重要一块。 J9(;Z:
T3
f+am8D{
“为获得更加准确的薪酬数据,相关部门正酝酿建立国家级薪酬调查和发布制度。”4月13日,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导、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刘昕向本报记者透露。 7pj[8GUr*
f%o+
ipi
相关部门中,首担其责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(下称人社部)。刘昕参与了人社部这一制度的讨论。 \e@VZg-Nz
w~.3 -}\
人社部一知情人士也向本报记者证实,目前正着手进行职位薪酬体系的相关设计。
N_SvF
Lx8:
区别于现行劳动统计报表制度,国家薪酬调查制度不仅针对劳动者进行工资报酬的调查,还将针对用人单位进行劳动力成本支出的调查,除工资外,各种个人奖励奖金、股权期权激励都有望包含在内。
O7STr["
rpO/r.t!G
现行制度仅反映1/3人群收入水平 }@S:6A
%ItiM/5rq
建立国家薪酬制度的决定来自于这样一组数据。 ad1Cwk'\c
=L^
o.Q_
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王霞介绍,现行劳动统计报表制度的劳动报酬数据仅覆盖约1.1亿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,在乡镇企业工作的1.5亿人,在私营单位工作的7000万人5000千万个体工商户,工资分配情况基本上属于空白。 Y7Lx:<D}k
K7>>11gR
当前的薪酬调查范围较窄,常规工资统计数据仅反映了就业人口中近1/3的劳动者的报酬水平,缺乏覆盖全社会各类用人主体的、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平均工资,由此各地公布的一些平均工资数据,遭受“质疑”。 Sq O'Ys
j~*_U~BU
这也不难理解,为何2009年4月,由国家统计局新闻中心等单位发布的“2008年最受关注的统计数据”榜单时,“职工平均工资及其增长速度”的关注度超过了GDP、CPI,名列榜首。
46uvFf71
8[op&Wd
模糊的数据,对于国家正在推进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来说,需要跨越。 Tlv?&J]u
V#_ezj
本报记者获悉,2008年下半年,人社部开始考虑着手“研究建立国家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,在部分地区开展薪酬调查试点”。 UWth7b"
1;K5:g6V>
刘昕表示,现行薪酬统计制度,的确有待改进之处,调查的面及准确性都有待提高。 FmkS$`W
VQSlD2
目前我国政府主要通过劳动统计报表制度,地区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、人工成本调查制度发布相关薪酬数据。 7R:~W/
pS?:,z" U
同时,现行数据主要根据用人单位用工总量和支付劳动报酬总量,计算用人单位平均工资,缺乏对个人报酬数据的差别比较,因而无法提供分职位、分年限、分学历等个人层面工资描述。 ##RQCo{@
SU:e%oXi
虽然目前很多地方都推出了工资指导线和工资指导价制度,但这些人工成本数据还存在很大程度推算的成分,指标缺乏统一口径,数据之间也没有连续性和可比性,“不论是行政管理类的职位,还是教育类的文员,各自多少收入,并不确切”。刘昕说。 \jaNkG'[
I`dLS`
本报记者从人社部获悉,推进薪酬调查制度的另一个相关因素在于,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推进,将来公务员工资要和企业挂钩,掌握相对科学全面的薪酬数据相当重要。 G(*5]V6[
KQ7+{k:
“就国外而言,基于同样的岗位评价,一般是在同样分数的企业岗位和政府岗位进行比照,从而让政府岗位也取得一个市场化的工资水平。”刘昕表示。 n@&Y2 2q
'Ax'^2t
2008年机构改革后合并在一起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,既有宏观调控工资的职能,也肩负公务员管理的重要职责,使得国家级薪酬调查和发布制度的建立成为可能。 2$7On?au
1\PZl2"T
首次启动国家级薪酬调查 c@$9ozlD/
JSKxwqNF
区别于民间或行业薪酬调查,国家薪酬调查制度将由国家主管部门,如劳动工会、统计部门协作展开。 LGGgkF^
V>d?]UV^
虽然正式制度尚未成文,但大致轮廓已经初定。 6Cac
\{htW
7<a\
刘昕说,就调查内容看,国家薪酬调查制度所了解的数据,会比现行工资调查制度广得多,“并不局限于基本薪酬(工资),还将包括奖金、福利、长期激励等信息,甚至还需要搜集关于休假等其他各种福利信息”。 [C0QV\%}
Ka0O7%=ha
常年研究各国薪酬调查制度的刘昕表示,一个完整的薪酬调查制度,调查内容既要有固定薪酬,也要有浮动薪酬;各种年度奖金、利润收益分享、一次性加薪等各种现金奖励支付;股票期权等长期计划;养老保险、健康保险等,都应该包含在内。 4F.WDa(&
?3WxBYHP"R
除这些直接、间接薪酬信息之外,薪酬政策及实施情况,诸如企业加班轮班政策、试用期长短、刚毕业学生的起薪、薪酬水平地区差异、员工异地调配薪酬以及兼职员工薪酬管理等也在考虑之列。 Mn4al<MD:
=>fvk _
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王霞表示,国家薪酬调查制度,不仅针对劳动者进行工资报酬的调查,还要针对用人单位进行劳动力成本支出的调查,即调查重点要从现在的“工资”扩展到包括工资在内的“人工成本”。 r*fhi!
is-2`QX2
就其调查范围看,在现行政府统计制度调查规模以上国有企业的基础上,还要将规模以上乡镇企业、私营企业纳入常规调查。 et2W~ ;
3 t^!qCgR
在调查内容上,除劳动者个人工资报酬数据外,还将探索获取各类用人单位总体的人工成本支出情况。 qoXnW71
,R<^ 91+
就调查方式看,王霞和刘昕都表示,最好形成年度统计和发布制度,“有的项目最终要能够实现以月度或季度调查开展,相应的信息发布周期也要缩短。”王霞指出。 |A
Z|n
a6R-{vsku-
这个庞大的制度,大致要四五年后能够正式启动。 `<^-=9W&
c%p)_cH
刘昕解释说,启动调查并不难,关键是在前期做好详尽的调查指标方案体系设计,“首要的是劳动部门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或协会合作,对现有大大小小单位进行职位梳理”。 _XHto6l'
|]K@+]{-
本报记者获悉,由于目前现有职位职责界定及工种分类,不甚明晰,这将是方案启动的一大难点和关键,这与后续数据是否准确科学、可比,直接相关。 [Z88+_vFK
xhJq|{D
“职位梳理和分析需要两三年时间,其后再进行具体薪酬调研方案的设计;最后才是启动调查统计。”这是目前这一制度的初定过程。 vy8H$V@Cd(
9{1)|ipe
#Y6pi&
|=b)c
{hErRw0S*~
制度衍生品 *^< |
|